香港距離台灣的平均飛行時間是80分鐘。
比搭高鐵從台北到高雄還要短的距離,卻可以到達另一個國家,一樣的文字,一樣的語言
另一種口音,
另一種風情。
換個方式想,也就是說,我們從台灣出發,不到1.5小時就可以到香港去買東西吃東西了!這也是為什麼如果有連續假期想出國的時候,"香港"總會是我們的選擇之一,因為語言可以通,飲食習慣相近,交通又方便,相信常常出國的人,應該都有去過香港的經驗。
但,總有人跟我說,香港可以去的地方就是尖沙咀、旺角、中環、上環,或者除非萬聖節、聖誕節等節日,不然實在不知道去香港哪裡玩,大家的刻板印象是否和我一樣?想到香港就想到我的香港四寶!燒臘、點心、茶餐廳、劉德華(?)
其實香港有許多有趣的離島喔!今天要來分享的是香港的特色離島之一:長洲
我這次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去長洲走走,首先坐巴士地鐵或機場快線到達中環,步行至〔中環5號碼頭〕,搭新渡輪至長洲:時刻表查詢
有分普通渡輪(約55
– 60mins)和高速船(約35 – 40mins),記得出發前查詢一下時間,比較不會空等,艙等有
普通艙跟豪華艙兩種,價錢差一倍,差別在於有沒有冷氣,舒適度我倒是覺得差不多,怕熱如我選擇了豪華艙,
這個渡輪設計和台灣的渡輪不太相同,不像台北淡水渡輪規模較小,也不似高雄旗津渡輪那樣遊客與機車騎士分層搭乘,我這次坐的豪華艙內部,去程沒甚麼人,除了一般渡輪常見的左右並排式座位之外,最特別的是,在中央的區域,設置了長型的大桌,可以坐大約8-10人,很適合家族或朋友大家坐在一起,我們也選擇坐中央大桌,原因是搭乘時間較長,剛好桌面可以放包包,也可以輪流趴著休息一下,搭配著涼涼的冷氣我一下子就睡著了,
在豪華艙的後方還設置有一個小櫃台,類似一個小小的雜貨店可以跟他們買零食,小櫃台旁邊設置有投幣式販賣機,可以買飲料,有了飲料零食還有大圓桌,又有40-50分鐘的時間,非常適合玩桌上遊戲,算是一個很貼心的設置。
前往長洲的沿途海景,這天下午沒甚麼太陽,天空看起來灰濛濛(隔著玻璃拍所以有點模糊),
一路看著熱鬧新穎的高樓大廈漸漸縮小,橋墩漸行漸遠,偶有大型貨船和小型漁船三三兩兩的經過,看著天空中飛過的飛機,我想起偶爾夜航時,昏暗的客艙與外面的天空連成一片漆黑,在無止盡的黑裡閃著點點光芒的不是星星,而是下方的船隻,一點一點認真的閃爍著,而自己現在坐在船裡面抬頭看飛機,反而開始想像起裡面的空服員一定心想:YES老娘要下班了! 又是一種微妙的衝突感啊。
抵達長洲碼頭,
因為我來的時候剛好是假日,所以碼頭邊人山人海,跟淡水的感覺很像,但街邊小吃的類型截然不同,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,所以事前做了一些功課,這次主要就是一個走走散步,看看街景吃吃小吃的行程,
看到很多人有買的鯉魚小背袋,顏色鮮艷可愛,還有其他可愛的手工製品
如果你來過香港,一定知道香港就是乾貨界的第一把交椅,路上爬的海裡游的一律不囉嗦先曬乾就對了,所以不可免俗地,長洲也有許多攤販在販賣漁港小島特有的乾貨,對於喜歡煮菜的我非常有吸引力,所以在這邊研究了很久,各式魚乾就不談了,我在這邊看到一些讓我大開眼界的乾貨,其中最特別的兩樣:
沙蟲!我知道金門的沙蟲料理很出名,但香港的沙蟲乾貨製品我還是第一次看到,聽說生炒味道尤其鮮美,而曬乾後的沙蟲無論炸、炒、燉、燴、煮湯都可以,入口爽脆鮮美,而乾製後的沙蟲還可以熬粥,因為是高蛋白的補品,營養價值極高。
海星!這個徹底的引起我注意,活了這麼大我第一次知道有人把海星當食材,連旁邊的香港遊客也相當好奇的詢問做法,
老闆娘說要先泡水泡軟然後由底部把海星裡的臟器剝除,然後洗淨和淮山、茨實瘦肉等一起煲湯,我沒有買,不過查了資料是有鎮驚安神、止胃痛、厚腸止瀉的功效。其藥用價值大於食用價值。
長洲的特色食物之一:魚蛋
這裡沒有砂鍋大的拳頭,但有拳頭大的魚蛋!
說到長洲的大魚蛋,其實非常多攤在賣,口味大同小異,但若要說到人氣最旺的,就屬這間甘永泰魚蛋
魚蛋其實口感很像台灣那種方方正正骰子型的魚丸,但口感又更Q彈一些,一般常見的有入湯用的魚蛋,常見於一般餐廳的麵食中,顏色較白,口味也較清爽,吃得出魚漿的鮮甜,而另一種香港街邊常見的咖哩魚蛋,則是先炸過呈金黃色澤,再放入咖哩湯汁中慢慢浸滷,帶有淡淡椰香,或者也有麻辣的選擇,
這間甘永泰魚蛋除了大、彈、鮮的基本魚蛋之外,最重要的是在地人推薦的「魚肉釀豆卜」,豆卜就是一種香港常見的油豆腐,鮮甜的魚漿攪和在一起,吸飽湯汁,一咬下去吃的到豆卜的嚼勁和魚漿的鮮,分不清是在吃豆卜還是魚肉,雙重口感非常奇妙,誠心建議來長洲千萬不可以錯過它!
雖然排隊人很多,但是流動速度相當的快,所以不用擔心會等很久喔!
我拿的是最基本的魚蛋,雖然只有一支,但吃到最後已經嘴巴好痠,魚肉味濃,鮮美彈牙!
吃魚蛋怎麼可以沒飲料?當然不可以錯過我的最愛-茅根竹蔗水!
材料主要是竹蔗(甘蔗)、茅根加水熬煮,再加入冰糖或砂糖調味。是廣東常見的清熱消暑飲品,如果再加入紅蘿蔔、玉米及馬蹄等材料,便會成為一道夏季的消暑湯水,在吃港式火鍋時尤其常見。
看看阿姨手邊忙著打包的魚丸數量就知道他們生意有多旺!
長洲必吃甜品-芒果糯米稵
如果你有吃過香港的甜品店,其實普遍都有這道甜品,簡單來說很像香港的雪莓娘,只是它是麻糬包芒果,作法就像這位大姊這樣,將一大片的芒果包入拉平的麻糬皮裡,然後再拍上麵粉防止沾黏,就完成了。通常一般的芒果糯米稵是一粒小乒乓球大小,可是長洲的個頭又比一般的大,相當於一個iPhone6的大小,拿都拿不穩,吃起來相當過癮啊!
說到長洲的芒果糯米稵也有一間排隊名店-長洲平記
值得開心的是,平記在上環也開了一間分店,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常有機會去長洲,當你想念起平記的芒果糯米稵,去一趟上環,就可以滿足你的味蕾囉!
台灣的芒果香軟,而香港的芒果則是更Q更有口感,用麻糬包覆之後也不失外型,一咬下去香Q不甜膩,和著外層的麻糬皮一起咬下,層次分明,隨著一口口的咀嚼,芒果的清香將麻糬的甜味引出來,攪散在嘴中,吞下後牽動著的香氣仍停留在口舌甚至鼻腔中,滋味回味無窮,現在邊打字邊看到當初的圖片都忍不住想立刻咬一口哪!
沿著一條賣海鮮的街市,走走逛逛,這天沒有特別留在長洲吃海鮮,所以沒有多停留,在海鮮餐廳的旁邊,有著販售貝殼製品的手工飾品,很值得好好欣賞!
用螺類製成的口哨(神奇海螺?)
在一片夕陽下漫步走著,鹹鹹的海風飄來,看到遠方一片一片的東西,吸引我的目光,走近一瞧,發現是正在製作乾貨的道具,
在陽光下整齊的擺成一片,蝦子透映著夕陽的光,豔紅卻透徹,像極了一幅畫,
旁邊有個老先生仔細的清理著魚貨,一點都不馬虎,製程相當費工夫,通常這些乾貨都是拿來煲湯用的,如此多樣而製作繁複的乾貨,難怪香港的煲湯如此馳名。
再往另一個方向走,是長洲泳攤的方向,其實我們今天主要都是在小街上走著,而小街上主要都是遊客,雖然沒有真的靠近海灘邊,但偶爾會有零星穿著泳褲泳衣的人走在小街上,與遊客們形成強烈的對比,但因為是海邊的小街,因為理解反而顯得不違和了。
愛情友情的象徵-長洲的彩色鎖鏈牆
這面鐵網的是一個房間的大小,沿著外牆扣滿了色彩繽紛的同心鎖,旁邊寫著情繫長洲,若是來到長洲,也別忘了在走走停停的路上,來到這裡,扣下屬於你的同心鎖,和它合照一下喔!
再繼續往下走
遇見長洲馳名伴手禮-平安包
平安包的由來-長洲太平清醮
長洲居民於每年農曆四月初八(即佛誕)舉行,為當地最大規模的一個傳統活動,每次均會吸引不少香港市區居民和外國旅客專程慕名來參觀。其中最大特色為搶包山和飄色巡遊。由於該醮會以三座大包山為最明顯的標誌,故又稱包山節。
甚麼是包山呢?就是掛滿平安包的這座高架,
每到農曆四月初八這時候,就會進行這個搶平安包的比賽,參賽者爬上去,將拿下的平安包放進自己腰上的袋子裡,數量多的人即勝,搶包山的活動行之有年,根據官方說法:
『清朝中葉時長洲島上發生瘟疫,島上居民被傳染,更有居民因而喪生,故此到長洲北帝廟舉行醮會,並齋戒三天以示尊敬,疫症才得以消失。
另一說是指太平清醮源自香港島太平山街,當年因為太平山街附近地區發生鼠疫,有一名海陸豐居民把家中供奉的北帝移到街上,讓人上香祈福後,鼠疫很快就消退。自此居民每年均會在太平山街舉行太平清醮,及後香港政府為防止引發火災,禁止居民在太平山街打醮,居民遂將太平清醮移往海陸豐人聚居的長洲,維持每年一次的傳統,直到今天,還曾獲美國《時代週刊》雜誌網站選為「全球十大古怪節日」之一。』
而平安包,也因為這個由來,而成為了長洲的馳名伴手禮,饒富歷史價值的特色小點。
還在小街上發現一間烘培店製作平安包的延伸創意甜點
平安馬卡龍!是不是很特別呢?吃過平安包後想換換西式口味,不妨來試試看吧
逛完了這些小小街道,吃過長洲的特色小吃,一個下午也接近尾聲,再度搭上渡輪回去,
在還沒有被英國殖民之前,香港是一個傳統的漁村社會,隨著英國的治理,逐漸成為亞洲國家中,一個不可或缺的國際經濟要角,時至今日,香港仍有許多小小的離島,例如南丫島、長洲、大嶼山、坪洲,都還保有著舊日時光中的漁村風情,更隨著時代的演進,發展了它們獨樹一幟的觀光特色,
長洲還有很多沿岸風光,因為歷史意義而增色,下次去到香港吃東西之餘,不妨可以稍微了解每個食物背後的由來,也許在飽足了口腹之餘,也能更了解一個地方的風俗,而我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再來長洲,好好的再往更遠處探訪,做一次歷史的巡禮。
Winnie the Food
我想用味蕾帶你踏遍每個角落,嚐遍世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喜歡請按讚分享喔
也別忘記支持我的粉專『Winnie the Food / 溫泥小姐』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sgalley
你的溫暖支持是我寫文章的動力,謝謝你:)
留言列表